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应该是和而不同,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
合而不同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释义: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求同存异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扩展资料
最早是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因为存在共同性,所以能够增加之间的亲切感,接受相异性,是一种道德的宽容,以及相互间的尊重。
但是只强调共同性,会让之间的关系变得恣意随便;只在意相异性,就会让关系变得疏远。所以,在社会文化中的“求同存异”是最为中庸的处世态度。
近义词:大同小异
解释:异:差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 庄周《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白话释义:大同与小异同,这就是小异同;万物都同完全不同,这就叫做大同异。
求同存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ú tóng cún yì,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
最早是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因为存在共同性,所以能够增加之间的亲切感,接受相异性,是一种道德的宽容,以及相互间的尊重。
但是只强调共同性,会让之间的关系变得恣意随便;只在意相异性,就会让关系变得疏远。所以,在社会文化中的“求同存异”是最为中庸的处世态度。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大同小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 tóng xiǎo yì,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自: 马南邨《燕山夜话·八股余孽》:“读者总觉得有许多文章,似乎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东西。”
示例:你们两个人的观点大同小异,不要再争论了。
反义词:
求全责备,读音qiú quán zé bèi。汉语词语,释义: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出自: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示例: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对于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中国外交政策之一,即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是周恩来辩证思维方式的实践范例。
求同存异最早是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1955年, 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万隆会议的精神最终导致了1961年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体现了辩证思维:
异中而求同——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统一。
求同不求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求同又存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存异以待同——质变与量变相统一。
意思: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拼音:求同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释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
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例句:两国领导人本着~的原则,进行了坦率、认真的会谈。
近义词:
一、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引证: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罢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胡风俗;大同小异;不能具录。”
例句:现在许多武打影片,其内容都是~。
二、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引证: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讨论班里事情,他和我的意见常常~。
求同存异,汉语成语,拼音是qiú tóng cún yì,那么网友们知道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吗?对于不知情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求同存异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2、 成语出处: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3、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就是对于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求同存异的意思: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即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是周恩来辩证思维方式的实践范例。
英文解释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put aside minor differences so as to seek common ground;seek common ground among us, while keeping our differences;seek common ground on major question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on minor points;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固执己见、强求一律
成语出处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背景
亚非会议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发起和召开的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没有当时主要世界大国参加的会议。会议的参加国除日本外,都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也可以说是第一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会议。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民族独立解放的高潮,长期处于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控制下的广大亚非国家,先后通过革命、战争、起义和抗争等不同的方式,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垄断和控制的世界体系,走上了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的道路。独立后,这些具有共同的命运、面临共同任务的国家,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需要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探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彼此产生一种共识,这就是要加强亚非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万隆会议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召开的。
故事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万隆会议的精神最终导致了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的,求同存异之后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指出,亚非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殖民主义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并没有结束,经济上还很落后,因此这一地区的国家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改变经济落后面貌,争取完全独立。为此就要保障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亚非国家之间就应该求同存异,不要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不同而造成分裂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的会议。
“求同存异”的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1、读音:qiú tóng cún yì
2、出处: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出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翻译:乐的特性是求同,礼的特征是求异。同使人们互相亲爱,异则使人互相尊敬。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
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3、例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用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
4、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5、反义词:求全责备
扩展资料:
“求同存异”的反义词:求全责备
1、读音:qiú quán zé bèi
2、表达意思: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3、出处:出自《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翻译:一个有道的国君不疏远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怨恨没有被任用;故旧朋友如果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4、例句:三角形在看待朋友的问题上,你是一个实正的非常求全责备的人,所以你的生活里没有许多朋友。
5、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解释: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出自:《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示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求同存异的反义词是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自:《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译文: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示例:若~,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求同存异的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释义: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扩展资料:
笔顺
1、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白话译文:战国庄子《庄子·天下》:“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
2、求全责备 [ qiú quán zé bèi ]
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白话译文: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微子》:“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让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求同存异的意思是在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上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
读音:qiú tóng cún yì。
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近义词:大同小异。
反义词:求全责备。
求同存异造句
1、我们要以求同存异的精神搞好双边关系。
2、交战双方应求同存异,相忍为国。
3、在这个问题上,咱们求同存异,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发生。
4、两国领导人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了坦率、认真的会谈。
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用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
6、大家在一起工作应该互相理解支持,既要强调一致性,也要求同存异。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上一篇:(刮目相看的意思)刮目相看造句
下一篇:(至关紧要什么意思)是至关重要
Copyright © 2021-2022 星星号-(www.nvaweb.com) 版权所有